西方文明起源地 - Crete - 不是希臘人,是克里特人!
坐大船離開聖托里尼,朝下一站克里特島前進,航程很快,不到二小時就到了島上的第一大城 - 伊拉克里翁;記得國中還是高中的歷史課本曾告訴我們,克里特島是西方文明的起源地,一直對這裡非常好奇,不過現代城市就是那樣子,琳琅滿目的商店、餐廳,很難跟古老的樣貌聯想在一起。

剛踏上這個島尚無法感受這是什麼樣的地方,只記得之前好幾個希臘人跟我們說過「克里特人不是希臘人啦,他們是克里特人」、「他們覺得自己的東西最優秀、食物最好吃、人也最棒」,當時實在很難想像,不過待了幾天下來感覺還真有那麼一回事;這是一個很大的島,物產也很豐饒,完全不需要本島運送物資過來,在古老的年代,米諾斯文明時期,這裡的航海貿易非常興盛,附近島嶼還要仰賴克里特島的物資呢!
難怪他們有一套自己的文化,有自己生產的葡萄酒、橄欖油,到餐廳點餐時甚至有一本橄欖油的menu,侍者會依據客人喜好推薦搭配的橄欖油,喜歡柔順的、辛辣的或是草本風味多一點的,各式各樣不同口感的橄欖油,簡直跟選葡萄酒的概念一樣嘛,至於要怎麼搭?除了沾麵包最基本的吃法,還可以淋在烤肉烤蔬菜烤起司上,反正想淋什麼就淋,它像調味料,讓食物增添更多不同風味,一大匙淋上去,豪邁又痛快!在這裡幾天也習慣了這樣的吃法,以至於後來到雅典反而不習慣餐桌上沒橄欖油可以淋。餐廳在一餐的結束時多半也會招待客人幾杯Raki (茴香酒)和甜點,這二樣東西真的很適合作一餐的結尾,這就是他們表現出來的「好客」。

島上葡萄酒生產者眾,餐廳也多半都用這些本地釀造的葡萄酒,在地/草根性很鮮明;又想到,到目前為止去過的國家似乎靠近南邊南部的人都是這種豪邁風格,不拘小節、直率,不知道原因是什麼呢。

或許無法立刻定義克里特島究竟是什麼樣的地方,但在這樣一個擁有強烈自我認同、生活節奏從容又充滿風味的島嶼,你會逐漸明白:這裡不只是地理上的南方,更是一種性格、一種生活態度。隨性、熱情、好客又帶著一點堅持與驕傲,克里特人用一口橄欖油、一杯在地酒,讓你知道 — 他們不只是希臘人,他們是克里特人。